舌尖上的训诂:说“豆豉”

导 语舌尖上的训诂:说“豆豉”。刘熙《释名》说:“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故齐人谓豉声如嗜。”可见汉代以前就有豉。“豉”的语源是不是“嗜”,这另当别论,值得注意的倒是刘熙讲出了豉在调味中的重要性。古代调味,如果没有豉,其他味道便不能显示作用,放了豉,才能出味儿。

     《楚辞 招魂》说:“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王逸注说:“大苦,豉也。”“辛谓椒也,甘谓饴蜜也。言取豉汁,调和以椒姜咸酸,和以饴蜜,则辛甘之味皆发而行也。”

舌尖上的训诂:说“豆豉”

舌尖上的训诂:说“豆豉


    “豉”的正字作“??”,从“尗”(shú),“尗”是“豆”的古字。《说文 七下 尗部》:“??,配幽尗也。” 重文作“豉”,并说:“俗??,从豆。”段玉裁说:“此可证尗、豆为古今字”。这说明,豉是豆制品。“幽”同“郁”,是一种封闭加温使之发酵的作法,所以《齐民要术》说,作豉必室中温暖。古代的豆豉有咸、淡两种,咸的供调味用,淡的可以入药。袁宏《汉记》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李傕(jué)常设酒请郭汜(sì)。郭汜的妻子怕丈夫与李??的婢妾有染,便设计离间他们。

    有一次,李傕送来一席菜,汜妻便以豉为药,使郭汜起疑,从此疏远李傕。可见调味的豉与入药的豉形状类似,区别仅在配盐不配盐上。调味的豆豉要配盐,所以“盐”与“豉”是经常连用的。《史记》有“蘖面盐豉千答”之说。《后汉书》说:“羊续为南阳太守,盐豉共壶”,《宋书 张畅传》说:“魏主又遭送毡及九种盐并胡豉”,都以“盐”、“豉”并提。所以,豉是主咸味的,百肴无咸而失味,没有豉,椒姜蜜酢不出味,这是很自然的。

    “豆豉”和“盐”是一对好搭档。 这种配盐的豆豉如果取汁,就是今天的豆酱油。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很好的豉汁,也就是酱油,可见中国的烹调调味技术,在世界上确为遥遥领先。

    
分享到: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疾病调养

人群养生

两性养生

运动养生

养生膳食

旅游养生

中医养生

在线养生专家

健康自测

杨强
擅长:太极,瑜伽
评分:
免费提问
苏珂
擅长:高血压调养,高血脂调养,冠心病调养,痛风调养
评分:
免费提问
热门医院
善春堂中医研究院
科室:心内科 康复科 耳鼻喉科 脾胃病科 神经内科 精神失眠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内科
电话:13206213469
重庆铭医堂医院 (医保)
科室:肿瘤科 治未病中心 皮肤科 风湿病科 妇科 肾病科 康复科 肝病科 呼吸科 肛肠科 骨科 男科 儿科 耳鼻喉科 内分泌科 疼痛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泌尿外科 心内科 神经内科
电话:023-63113512
重庆潼南县中医院
科室:肛肠科 内分泌科 骨科 针灸科 妇科
电话:023-44551551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科室:针灸科 肿瘤科 脾胃病科 治未病中心 耳鼻喉科 妇科 骨科
电话:023-682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