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喝无糖甜饮料没瘦反增重!想瘦之前先看看这个!

导 语人类对于甜味的爱好真的是不能言喻,特别是饮料,如果味道不甜,很多人就觉得无法接受。这种口味喜好,也驱动着超市中的酸奶越来越甜,甜饮料品种越来越多,而那些没有甜味的产品,或者低糖的产品,往往很少有人问津。

随着大众的健康意识逐渐上升,很多人都知道,精制糖过量摄入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痛风、某些癌症等很多疾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人们每天最好把精制糖的摄入量控制在25g以内。
但是,长期形成的口味很难改变,既要少摄入糖,又要满足对甜味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代糖”——那些低热量的人工甜味剂(artificial sweetener),如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就这样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用于替代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天然甜味剂。

无糖甜饮料

几十年来人们认为,这样的甜味剂既能够给人以甜味的享受,又不产生或产生较少热量,适合需要减肥、患有2型糖尿病、或者血糖控制能力已经下降的人食用。在饮料产品中,也涌现了大量无热量的“减肥饮料”(diet drink),其中正是用人工甜味剂来替代传统糖类。
但是,人工甜味剂真的可以完美地解决甜味和健康的两难,让人们在畅饮甜味饮料的同时享有健康么?
多项研究提示,这些无糖甜饮料的健康效果,与人们的期待并不一致。
有研究在10年中跟踪了特定群体饮用所谓“减肥饮料”的情况,发现每天饮用大于等于1份(大约相当于一罐无糖可乐的量)的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中风的风险显著增加(Swithers SE,2013)。
英国一项对25000人的调查研究发现,与不喝饮料的人相比,喝无糖甜饮料的人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者得出结论,把含糖饮料换成减肥饮料,并不会降低糖尿病风险(O’Connor L et al,2015)。
有研究者对关于减肥饮料的多项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与不喝饮料的人相比,习惯喝含糖饮料和不含糖甜饮料的人,在2型糖尿病风险的增加幅度上并无显著差别(Greenwood DC,2014)。
无糖甜饮料是否有利于控制体重?
有研究发现,从喝含糖甜饮料改为喝无热量的甜饮料,6个月后受访者的体重没有显著变化,说明“改喝不含糖的饮料就能减轻体重”这个预期效果未必存在(Madjd A et al,2015)。
一项观察实验发现,与其他能量密度高、营养价值低的食物相比,喝减肥饮料会额外增加能量摄入(Fowler et al,2008)。有研究发现,喝减肥饮料比不喝的人具有更高的身体指数BMI和肥胖率,在排除了BMI因素后,仍然发现喝减肥饮料与体重和腰围增加有关(Fowler et al,2015)。
添加人工甜味剂的减肥饮料,为什么无助减肥,甚至造成与期待相反的效果呢?
下一页:按目前的研究证据,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2下一页
分享到: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生活养生

人群养生

两性养生

运动养生

养生膳食

旅游养生

中医养生

在线养生专家

健康自测

许芙蓉
擅长:宫颈病变,内分泌及其它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高危妊娠的诊治。
评分:
免费提问
冀连梅
擅长:2001年考取中国执业西药师资格,2007年考取美国外国药师同等资格,2014年考取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抗凝治疗管理证书,2015年开设药师咨询门诊,工作之余致力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
评分:
免费提问
热门医院
善春堂中医研究院
科室:心内科 康复科 耳鼻喉科 脾胃病科 神经内科 精神失眠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内科
电话:13206213469
重庆铭医堂医院 (医保)
科室:肿瘤科 治未病中心 皮肤科 风湿病科 妇科 肾病科 康复科 肝病科 呼吸科 肛肠科 骨科 男科 儿科 耳鼻喉科 内分泌科 疼痛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泌尿外科 心内科 神经内科
电话:023-63113512
重庆潼南县中医院
科室:肛肠科 内分泌科 骨科 针灸科 妇科
电话:023-44551551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科室:针灸科 肿瘤科 脾胃病科 治未病中心 耳鼻喉科 妇科 骨科
电话:023-682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