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个当下性的文化存在

导 语真正活在当下,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醒的意识,能够使自己的生命专注于当下,活在持续提升自己生命存在境界的过程中。

    我说孔子是一个当下性的文化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却不能为当今国人所认同。说到孔子,人们仅仅停留在知识判断的层面,并把这种无生命的干瘪抽象的先定成见当作真理。比如说汉内斯?阿尔文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500年前就是知识判断,从时间上说是真理,但这就把孔子文化存在的当下性遮蔽了。因为我的生命、心灵在与孔子的生命、心灵真实相遇之际,当下就是一切,就是永恒,我活在当下,孔子同样活在当下,时间的流逝与间隔,在这个精神性的文化空间是不存在的。

孔子:一个当下性的文化存在

孔子:一个当下性的文化存在


  钱逊先生在作“漫谈读《论语》”演讲时谈到,读《论语》须采取朱熹“不先立论”的方法,平心细读,以晓圣人之旨,不先立论意味着开始的时候不立论,最终还是要立论,但是无论是怎样的不先立论,等到你一旦立论的时候,你聆听孔子教诲,跟孔子保持心灵对话的关系就此结束。因为你立论了,盖棺定论,一旦立论了,跟孔子对话,孔子作为当下性存在当即就结束和停止了。不先立论听起来不错,朱熹强调平心细读也很有意义,但深究起来,是有问题的。颜回式终身向学地读《论语》,就应该从根本上祛除“立论”之想。我何德何能,竟然要去评论、评价、评判孔子。《五行》曰:“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也。”聆听孔子教诲,从《论语》汲取智慧、德性的滋养,是“有与始,无与终也”之事,焉可妄加评论而中断之?

  应该看到,“不先立论”也有其积极意义,最有害的态度是对于圣人圣书的冷漠无知,是因袭近百年来文化虚无主义的立场以流俗的偏见谬见对传统文化妄加评断。近日从网上读到军旅报告文学家刘亚洲在一次演讲中说的话:

  “儒家从未为中国人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些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

  他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事实上他是囿于上个世纪初“五四先锋”的偏见谬见,进而当做知识或曰真理接受下来,从而认为根本不需要读《论语》就可以取消孔子文化存在的当下性。他株守先在的偏见谬见之时,他在文化上也就使自身的生命失去了当下性的存在位格,成为失去觉识觉知的“伪生命存在”。

  如何破除这种先定成见,使孔子文化存在的当下性得到尊重呢?就是让孔子从《论语》中朝着当下的生活现实活转过来,其凭借就是平心细读,投入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一章一章地去读。知止读书会就是逐章逐句细读的,我觉得那种很多注本译本对读的方法,有助于夯实文本基础,但还远不是个人与孔子之间的心灵对话,仍是把孔子的文化存在隔阻在当下性之外了。而且,一年零八个月读完一遍,如果以为万事大吉不再去读,就会使自己对孔子的感悟和理解停留在一年零八个月所形成的结论上,从而祛除或曰遮蔽了孔子文化存在的当下性意义。

  要破除先定的成见偏见谬见,使孔子文化存在的当下性得到尊重,你需要不间断持续性地去读。你先定和固定的成见不可能一下子消除,想保持纯净、纯粹的心去读是不可能的,破成见和净化心灵都是一个过程。这次读一点而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就把你的先定成见破一点,下次读又有新感受新发现,先定成见又破一点,心灵也更纯洁一点,始终破除着你的先定成见,始终净化着你的内心空间,孔子作为当下性生命存在就不间断地向你展现,向你走来,这样就能够使孔子的存在真正体现了他文化精神上的当下性。这种当下性有赖于读者自己用心灵体悟《论语》,能够体现出一种终身向学终身听取孔子教诲的意识。既使我们不能在所有问题上终身向学,不能终身解读别的什么书,但终身解读《论语》,终身与孔子保持心灵对话是应做到的。如果我们没有终身向学的意识,那么孔子的当下性就会被祛除。

  这里我想到了颜回。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终日聆听孔子嘉言的过程就是默识心通的过程。我们如能对孔子保持着颜回那种默识心通,就是破除我知的过程。孔子一方面赞扬“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另一方面又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并非是故意不助益孔子,而是在悦纳孔子所言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汲取其中智慧、德性的滋养,从根本上讲,他一直处于当下性的破除我知、终身向学过程。并由此体悟孔子生命存在的当下性。

  我们读柏拉图的《理想图》,似乎一直想得到一个绝对完美绝对正确的“正义”之定义,一旦有了这样的定义,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用。但是我们在《论语》当中没有看到孔子给“仁”给“学”给“道”给“孝”给“政”下这样的定义,对同一问题,因问者不同回答也截然不同,孔子这就是活在当下体悟当下,面对这个弟子在这种情境当中他是这样的回答,换一个对象换另外的情境他是另外的回答。他不是把真理套在任何地方,而是处身特定环境,致力于体悟当下,觉识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才更合理更恰切更适宜。

  孔子作为“圣于时者”(孟轲语),每每置身具体情境体察中和中正之道。孔子不给“仁”下定义,在不同情境中有不同的表述,就是以仁爱之心尊重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仁”的体认,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弟子对“仁”的领悟,同时也不断地深化他自身对“仁”的领悟,“仁”是真正的人或曰君子无止境的追求过程。孔子作为完全独立的当下性存在,面对具体问题,不是拿先前的结论,照搬到当下情境中来,回答问题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这一个问题本身而回答。

  克里希那穆提谈到,分析问题本身就是回答问题,答案就在问题之内。我们通常请一个名家、名流回答问题,那个名家、名流认为自己是专家、是权威,于是把多年前其他地方的想法拿过来作为答案,搪塞别人提出的当下性问题。问题在当下的此处,答案却来自往昔彼处,却自作聪明自欺欺人地硬安在一起,这叫牛唇不对马嘴。

  当下性问题的真正答案,就潜存于问题之内。问题就像花蕾,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是,要让花蕾成为绽放的花朵,绽放的花朵凋谢后结出一个青涩的小果子,然后让小果子成熟,这就是答案。所以每一个问题里面都包含着这个问题最真切、最恰当、最适宜的答案,关键是你要在分析、理解、催熟问题的过程中让答案自然呈显,而不是把以往的经验和以往的学问搬来搬去,这就是当下性。孔子在面对问“仁”的时候,不同的弟子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回答,面对问“孝”、问“政”的也莫不如此。

  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子路和冉有分别问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孔子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答子路,却以“闻斯行之!”答冉有,公西华惑于对相同的问题为什么会有截然背反的回答,孔子则指出,冉有生性退缩,所以激励他勇进;子路过于勇猛,所以提示他谦谨。这就是孔门问答、心灵对话的活在当下,答子路问是活在这个当下,答冉有问是活在那个当下,答公西华问亦是活在当下。孔子生命存在本身就富有当下性内涵,其一生是由一个个当下性存在的节点连成的链条。遗憾的是我们总是把孔子生命流动着的当下性之链条当做一个僵化静止的点来看待,从而取消了孔子作为本真生命精神之体现的当下性,使孔子这一文化上的鲜活生命存在,变成了僵死、抽象的思想和道德教条。从而阻断了孔子文化生命存在与我们当下生命之间建立对话关系的连接点。

  搁置真理判断,惟在当下体悟,这样一种生命存在状态,就是颜回不以箪食瓢饮为忧却在全然为学中不改其乐的真切写照。我甚至认为中国文化的多灾多难与颜回的早死有很大关系,颜回之死在中国文化当中的影响有似于古希腊文化中的苏格拉底之死。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这句话展现出孔子沉痛之极悲伤之极的生命情态,颜回好学,体现为“不迁怒,不贰过”。为什么会不迁怒、不贰过呢?因为他活在当下,使自己的生命成为一种当下性的存在。迁怒就是不敢也不愿面对现实,你就是回到过去,从而没有活在当下。贰过也是没有活在当下,首过时没有学到当下应学到的东西,贰过时也没有能意识到或领悟到当下性的情境。所以这是他好学的体现,孔子说“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意思是痛惜好学颜回短命早死,活着的这些弟子没有称得上好学的了,甚至在我所知的人中间,我也没有听说什么人堪称好学了。这句话的内涵之深、悲痛之重,足足可以让人寻味几千年。

  马一浮说:颜子死后无人好学,朱熹死后无人读书。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对我们是警世钟,警示我们如何才能够有颜回好学的万分之一,朱熹读书精神的百分之一。我们越来越欠缺“搁置真理判断,惟在当下体悟”这样一种精神。由此体现出我们不能对孔子作判断,一旦作判断,你体悟孔子当下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道路就被遮蔽了。

  
分享到: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疾病调养

人群养生

两性养生

运动养生

养生膳食

旅游养生

中医养生

在线养生专家

健康自测

秦龙
擅长:膳食常识,白领膳食
评分:
免费提问
张弟敏
擅长:抗疲劳,养生茶,养生粥,便秘,失眠调养,高血压调养,婴幼儿养生,膳食常识,养颜美肤,白领膳食
评分:
免费提问

本类热点

传说古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笔者提出“炎帝故里在会同”的核心证据就是炎帝神农氏是“连山易”的首创者,而会同县的连山古镇是炎帝首创“连山易”的地方。
法家管仲养生:节食养心止怒
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思想有什么不同?
法家的典籍,为什么得不到推广?
经济学人:民主失势,原因何在
张庭宾 余云辉:中国最大金融经济安全挑战已现
法家气功五式简介
养生之道 李鸿章四大养生法宝
热门医院
善春堂中医研究院
科室:心内科 康复科 耳鼻喉科 脾胃病科 神经内科 精神失眠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内科
电话:13206213469
重庆铭医堂医院 (医保)
科室:肿瘤科 治未病中心 皮肤科 风湿病科 妇科 肾病科 康复科 肝病科 呼吸科 肛肠科 骨科 男科 儿科 耳鼻喉科 内分泌科 疼痛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泌尿外科 心内科 神经内科
电话:023-63113512
重庆潼南县中医院
科室:肛肠科 内分泌科 骨科 针灸科 妇科
电话:023-44551551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科室:针灸科 肿瘤科 脾胃病科 治未病中心 耳鼻喉科 妇科 骨科
电话:023-682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