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湿寒有三招 排汗祛湿是关键

导 语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因为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那么如何自检体内湿气是否“超标”呢?湿寒的冬天我们又该如何防止湿气入体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而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晨起的不适很有可能是身体内部发出的信号,若晨起觉得困倦、四肢沉重、手脚冰冷等,那很有可能已经有内湿了。


祛湿

    方法一: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后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那么可能体内有湿气了。

    方法二: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如厕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若粘在马桶上冲不净,或是三五张纸巾反复擦也擦不净,那么可能已经湿气入体。另外,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正常的大便呈金黄色香蕉形,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会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方法三:洗漱时看舌苔

    刷牙前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而伤阴了。

    防湿入体有三招

    1.运动排汗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祛湿方法,特别是夏天,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冬天很可能引起其他病症。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有氧排汗运动都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避免潮湿环境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注意不要直接睡在地板上。冬天,空气中水分会下降而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而潮湿、下雨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且不能穿潮湿未干的衣服,否则湿寒极易入体。

    3.睡前泡脚

    寒湿为患,常表现为全身关节痛、行动不便,遇热则缓、遇冷则剧,并伴随无汗、便溏、四肢浮肿等症状。若寒湿之邪在头部,以头痛、鼻塞为主;寒湿积于小腹,女性多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有血块等;寒湿留滞于腰背部,会出现腰酸背痛、腰膝酸软等症。对于湿寒的人来说,睡前热水泡脚不失为一个祛湿的好方法。泡脚半个小时,深度以淹没脚踝为佳,同时揉搓脚掌心的涌泉穴和腕背横纹中点处的阳池穴,祛寒湿效果更好。
分享到: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生活养生

人群养生

两性养生

运动养生

养生膳食

旅游养生

中医养生

在线养生专家

健康自测

许芙蓉
擅长:宫颈病变,内分泌及其它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高危妊娠的诊治。
评分:
免费提问
冀连梅
擅长:2001年考取中国执业西药师资格,2007年考取美国外国药师同等资格,2014年考取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抗凝治疗管理证书,2015年开设药师咨询门诊,工作之余致力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
评分:
免费提问

本类热点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管是谁,都对自己的头发看得很重要。但是有不少人有严重脱发的症状,脱发严重,就代表着脾肾两虚。脾肾两虚吃什么中成药好?今天教大家两个方法,教你调理脾肾两虚。
脾大能恢复吗?如何调理脾大症状?
小孩脾胃虚弱?推荐5款健脾养胃粥
脾虚的人千万不能吃这七种食物
脾切除有什么影响?可导致免疫力大幅下降
谷雨时令健脾胃 运动和食疗更相配
祛湿健脾减肥中药配方?用过的都说好
老人湿气重危害大 5大习惯让你远离湿气
热门医院
善春堂中医研究院
科室:心内科 康复科 耳鼻喉科 脾胃病科 神经内科 精神失眠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内科
电话:13206213469
重庆铭医堂医院 (医保)
科室:肿瘤科 治未病中心 皮肤科 风湿病科 妇科 肾病科 康复科 肝病科 呼吸科 肛肠科 骨科 男科 儿科 耳鼻喉科 内分泌科 疼痛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泌尿外科 心内科 神经内科
电话:023-63113512
重庆潼南县中医院
科室:肛肠科 内分泌科 骨科 针灸科 妇科
电话:023-44551551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科室:针灸科 肿瘤科 脾胃病科 治未病中心 耳鼻喉科 妇科 骨科
电话:023-682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