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七碗至味”

导 语佛家的“禅茶一味”已深入人心,其源自宋《朱子语类》卷十五:“如这一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佛经有云“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法华经·药草喻品》)。可是大家知道吗?早在唐代道家就有着“七碗至味”的茶理茶意。

  1982年,佛门泰斗赵朴老为学专家陈彬藩所著的《茶经新篇》题词:

道家的“七碗至味”

道家的“七碗至味”


  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

  诗中“七碗”,指“茶”,源自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后人称之为《七碗茶诗》,即: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这首《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 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卢仝(约795~835年),是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大家。对茶道与修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体悟,曾专注于玄丹之道。从诗中可以窥见其研习了《黄庭经》存神、意守三丹田、内视、调息为主的清修丹法,与《黄庭外景经》中“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的中黄直透丹法。卢仝早年隐居少室山,自号玉川子,河南济源人,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北涿县)。卢仝一生爱茶修仙成癖,向往《南华真经》“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得道成仙之完美境界,并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为后人尊为茶中亚圣。至今河南济源市的九里沟还有玉川泉、品茗延寿台、卢仝茶社等名胜。

  《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修真飞升的美妙意境:

  第一碗喉吻润,茶之初识润喉滋养生津止渴;

  第二碗破孤闷,茶之次识结交仙友棲入清虚;

  第三碗搜枯肠,茶之三识品味人生修道养德,便能领悟老子五千言之大道真义;

  第四碗发轻汗,茶之四识世事不平尽弃九宵,开郁舒散清心豁达,实践“专气致柔”、“抱一守中”、“取坎填离”、“抽铅添汞”、“还精补脑”、“心肾相交”之修道真谛与金丹大要;

  第五碗肌骨清,茶之五识肌白骨清色如处子,成就“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真人形质;

  第六碗通仙灵,茶之六识迳知三界仙真通灵;

  第七碗清风生,茶之终识两腋生风乘彼白云,白日飞升成就大罗,四恩三宥均利益,十洲三岛任逍遥。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茶仙卢仝为我们展开了道家修心品茗之志趣,道教七碗至味之精神。道学中人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七碗至味的人生意境,要更好的传播和研习七碗至味的茶道真意,要更好的践行和感悟七碗至味的修持炼养。让人们熟知七碗真意,明晰七碗玄微,弘扬七碗修持,成就七碗仙道。
分享到: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疾病调养

人群养生

两性养生

运动养生

养生膳食

旅游养生

中医养生

在线养生专家

健康自测

热门医院
善春堂中医研究院
科室:心内科 康复科 耳鼻喉科 脾胃病科 神经内科 精神失眠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内科
电话:13206213469
重庆铭医堂医院 (医保)
科室:肿瘤科 治未病中心 皮肤科 风湿病科 妇科 肾病科 康复科 肝病科 呼吸科 肛肠科 骨科 男科 儿科 耳鼻喉科 内分泌科 疼痛科 中医科 消化科 内儿科 泌尿外科 心内科 神经内科
电话:023-63113512
重庆潼南县中医院
科室:肛肠科 内分泌科 骨科 针灸科 妇科
电话:023-44551551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科室:针灸科 肿瘤科 脾胃病科 治未病中心 耳鼻喉科 妇科 骨科
电话:023-68281618